首页 > 字数作文 > 作文800字 > 正文

以解封为题作文800字【3篇】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解封为题作文800字【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以解封为题作文800字

  今天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们解封了,这个消息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心花怒放的。其中,我也不例外。

  早晨,我正在睡梦中,忽然听到妈妈叫我的声音,我睁开蒙眬的睡眼,揉一下揉眼睛,原来是妈妈呀!她告诉我美丽的大今天就要解封啦!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我半信半疑,妈妈说这个是官方说的,那我才相信了妈妈。

  我穿上衣服,徐徐拉开窗帘,又是一个绚丽的早晨,带着清香降临人间,窗外是那么宁静,薄薄的晨雾,如轻纱笼罩着大地,淡蓝色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来回地蹦跳着,仿佛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啦!

  我打开手机,“解封了!”这个信息遍及朋友圈,大家欣喜若狂,又想到了4月13日的早上“宅家”全民做核酸检测,也是在朋友圈铺天盖地涌来,大家惶恐不安。

  同样的都是早晨,这两者的消息令大家感受各异:一则惶恐,二则是欣喜。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我想到了和蔼可亲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同学,此时此刻我多么想回到校园!

  当我通过视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时,奶奶高兴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来做一顿好饭庆祝一下吧,你们一会都过来。”

  于是,妈妈骑电动车,我骑自行车匆匆忙忙去爸爸的项目部,奶奶正忙着做饭,等着我们一起庆祝呢!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饭桌上,我们诉说着这十七天来各自的生活以及想念之情。原来,爸爸的项目部也为疫情捐赠物资了,作为儿女,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爸爸的大爱点赞。

  回想着这十七天,在背后一直默默奉献的是那些白衣天使和那些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大白就是当今最可爱的人,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勇敢逆行,辛苦,白衣天使,人民感谢你们!

  虽然解封了,但是不代表疫情完全胜利,我们仍要做好防范,不得松懈,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篇二】以解封为题作文800字

  梦想是太过长的伏线,它不以月记,也不以年记,而是动辄十年,乃至更长的光阴,离敢于说梦想的年龄其实已经过去很远了,越长大,越自卑,越是不敢眺望珠峰的山巅。有时会想干脆停下,可是我惊奇地发现,学生时代总是不乏传奇而热血的逆袭故事,老师们好像也总是相信着努力的意义。

  虽然如今的我们越来越难以相信那些闪光的故事,但老师们的相信倒也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我想其实“老师”这个词大概也只是大范围地存在于学生时代,离开了学校之后,我终究会发现那些曾经避之不及的心灵鸡汤其实只存在于年少的故事,现实只是一大段一大段的真话,不会有人再在你落魄迷茫的时候始终给你无私无怨的支持和陪伴。

  烟花在飞舞的时候无比绚烂,可它的火焰最终只能坠入冰冷黑暗的深海处,求学的过程多像黎明下白茫茫的、荒芜的雪原,看不清道路,看不清未来。我们必须成长,可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难以接受成长的代价,也很难很快理解老师为我们做的一切。我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可是在这件事上,我写的出,想得到,可心里总是过不了那道坎,而那道坎,多年过后,自动解封,可那时我们恐怕已人海陌路。

  这就像有人为我们沏了一碗感情真挚的茶,我们却总说来日方长,于是将茶碗搁置,带花间一游再回,或他处小酌而归,以为它仍旧会热香扑鼻地等在那里,殊不知这世上回首之间,便是人走茶凉。

【篇三】以解封为题作文800字

  当见证武汉百年沧桑的江汉关楼顶大钟的时针指向20-年4月8日零点,历时76天的离汉通道管制措施即刻解除。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唯有封住武汉的城门,才能阻隔疫情的蔓延。1月23日,一道“封城”令关闭了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所有对外交通通道,昔日繁华都市近乎停摆。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解封”标志着中国以武汉为主战场的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控制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细阅武汉从“封城”到“解封”这长达76天写就的答卷,其中充满了上下合力,内外发力、齐心协力的力量,概言之:民之力,国之力!

  英雄城市的英雄人民的坚韧支撑力,是重启武汉“封城”大门的第一股力量。“封城”是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必要之举,一千万武汉市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封城”期间,6万多名武汉本土医生和外地驰援的医疗队员并肩作战,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与毒魔决战于江城,诸多医护被感染,有的壮烈牺牲。

  “封城”期间,无数武汉基层干部、警察、义工、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环卫工、消防员冒着被烈性传染病感染的危险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持和辛勤付出,维系着城市的运转和社会秩序井然。五万余名新冠肺炎患者饱受煎熬,一批干部、民警、社区工作者为战疫殉职,两千五百多名患者不幸病逝。

  “封城”期间,武汉市民顾大局、识大体,全民隔离,坚壁清野,禁足闭门,76天的煎熬、忍耐、克制、自律,无数普通市民以“行动就是不动”的坚守配合着政府的节奏。

  正是由于武汉民众的这种牺牲和奉献,才迎来了疫情防控的一天天向好;也为武汉、湖北以外的省市的疫情阻击战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面对这场来势汹汹、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灾难而发起的抗疫战争,要推开武汉紧“封”的城门,仅靠一城一地的民众只手相撑、以命相搏显然不够。它更需要另一只更强有力的手,合力形成雷霆万钧之势。而这一只强有力的手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任何一场战争无不是国家实力的较量,中国制度的优势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考察调研,作出重要指示,全面部署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源源不断为武汉第一线输送“人力物力”“粮草弹药”,应保尽保,在所不惜。

  除夕之夜,第一支驰援的医疗队抵达。随后,全国各省区市的314支医疗队的3万5千名医护人员披坚执锐,赴戎抵汉,白衣做战袍,投入这场与时间竞速、与病魔赛跑的紧张战斗,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等一位位中国乃至世界顶级的感染病学专家、院士“逆行”江城“坐堂就诊”,拯救了几万名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新冠肺炎患者。

  “封城”期间,武汉急需的医疗设备、防护用品、药品器械、肉食、蔬菜、水果、粮油,从天南海北源源不断涌来。

  诚如世界权威医学杂志英国《柳叶刀》所评价: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用这种速度动员各种资源,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人心齐,泰山移。民之力、国之力、爱之力,齐心协力,回天有力;它挽起国人14亿双手,众志成城,由此推开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封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