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亲情是平凡而普通的,是由生活中最平常的点点滴滴凝聚起来的。但有时一些小事却让我忽略了这其实就是亲情。
这个星期天,我异常的兴奋,因为下星期三学校要组织去春游。从一早起来,我就一直在想要准备什么吃的,拿多少钱?去的地方好不好玩?到要去学写毛笔字时,我也就急匆匆地整理一下用具,要走的时候,妈妈再三叮嘱我有没有落掉东西,我一个劲地摇头,表示全准备齐了,还埋怨妈妈老是不放心。
天气真好,爸爸妈妈陪着我一起走到学校,刚要踏进校门的一刹那,我接过爸爸拎的包才发现书画毡忘拿了。妈妈刚才还很高兴的,听了之后,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生气地说:“说了多少遍了,做事不要丢三落四的,刚才还提醒你的,你说自己的灵魂去哪了?”看着妈妈那拉长的脸,我真后悔刚才整理毛笔用品时的心不在焉了。但爸爸却说:“小孩子嘛,正常的,逗逗你先去写,呆会儿爸爸帮你去拿。”妈妈一见爸爸护我,更加生气了:“都是你惯的,养成这种坏毛病。”眼见妈妈要发脾气了,爸爸赶紧送我进了学校。可我知道,为这事,爸爸妈妈肯定又要争论一番。当我凑合着用纸板当书画毡写字时,爸爸就把书画毡送来了,看到爸爸气喘吁吁的样子,我心想:还是爸爸对我好。
在写毛笔字的时候,我还在想妈妈为什么会对我这么生气?再想想以前,妈妈对我的严厉从来没有改变过,学习上、生活上都是这样,有时候让我很怕她,可如果没有他*的严厉只有爸爸的宠爱,那我又怎样?其实妈妈也只有在我犯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时才会生气。
其实这就是亲情!妈妈有时会生气,因为我是她的女儿,她不希望我做事丢三落四;而爸爸不生气,也因为我是他的女儿,他会原谅我的种种小毛病,并且不嫌麻烦为我送来书画毡。他*的严厉,爸爸的宽容,都是亲情,让我一如既往地爱他们。
2、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记忆的火车还停留在那过往中。当时外婆家旁的小树正在茁壮成长,慈爱的大舅仍旧在微笑着,小侄子也还未出生。外婆,这个让我敬爱的老人慈祥而年轻。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将记忆刺得遍体鳞伤,这次回家便已面目全非。曾那么干练,可以追着我四处跑的外婆已老。银线丝丝地织着发网,刀刀岁月的伤痕积满了她的面庞。我震惊了,那……是我的外婆?
那。。。是斥责我吃饭吃得少的外婆?那。。。是带着我到处玩、笑盈盈的看着我的外婆?那。。。是我勤劳、干练抱着我能走家窜户的外婆?也许岁月让她变了许多,但我知道有一点从未变过。
那天从街上买菜回来,家离街远得很。去时坐哥哥的车,回来时却只能靠步行。外婆瞧了瞧远方的路,又低头看了看,再抬起头,目光定了定向不远处望去。在外婆的三言两语之间,我们便上了看起来孱弱的老人的三轮车。但三轮车只能带一个人。这不禁让我犯难,我不想走,但更不应该让外婆走。出乎我意料的是,外婆倒是爽快。她二话不说,就将我往三轮车上推。我本能的推脱:“阿婆,我不坐,我是小孩子,跑步没事。”
听了这话,外婆倒是生气了:“我老吗?”她用浑浊的眼瞪着我:“坐!我又不累!”说完整了整衣服跟在三轮车后面。
我只好上车。看着她在车后面一步、一步急促的跟着。宽大的棉袄显得她的身子格外瘦小。她弓着背。随着急促的呼吸,左脚微微抬起,像机器人般的动作格外僵硬。不时地停下,手撑着路旁的小树大口大口的喘气,想枯柴一样的手抹过双鬓。一停下,还不忘叮咛我:“抓稳啦,摔下来就痛了。”看着她,我的眼眶已经湿润,心中的潮水翻涌着。
我的外婆,一个迟暮的老人,她用一步一步的脚印,为我写下了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3、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也许,真情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认为真情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在。
下雨的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以后,我背上书包,然后就和母亲走出家门,开始新的一天。
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咕噜噜”一声,才发现自己还没有吃早饭呢,母亲带我连忙向菜市场走去。就在路的旁边,发现有一个不起眼的摊位,摊主在那里吆喝着:“卖包子了,又香又大的大包子!”我走进一看,旁边竖着一块简易地用木桌面立起来的招牌,上面用粉笔写上两个正正方方的大字,顶上用一块既不防风又不防雨的塑料布盖在上面。我走进去,立马闻到一阵肉包子的香味,我问摊主:“你这个包子多少钱一个啊?”
“只要2块钱,两个包子包你吃到饱!”
听到他这么肯定的语气,我决定就在他这里吃。我点了一碗粥和2个包子,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候。我很自然地望向外面,在摊主的身上定格了下来,他身穿一条白色的背心,边角已经泛起了一些汗黄,老式西装耷拉在削瘦的腿上,裤脚已经被雨水溅得湿透了。鞋子说不上破旧,灰黑的头发中落下了雪白的发丝,斑斑点点的皮肤如同揉皱了的白纸,似乎一扯就会脱落的样子。
不一会儿,包子和粥就被端上来了,我慢慢地吃好早餐,然后站起身,背起书包,母亲递过去10元钱,他小心翼翼地接过钱,好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然后他从口袋里翻出一踏旧钞票,从一到十元摆好,似乎每一张都是用汗水蘸饱的手捋平过的。他蘸了下口水,然后拿出了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钞票,塞到了母亲的手中,但是母亲只是笑了一笑,然后退了回去,只是指着一元的纸币,然后就收下了。我问我的母亲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道:“我看他挺可怜的,没什么收入,挺不容易的。”
这种真情其实无处不在,我想他一定感受到了我和母亲对他的一种别样的真情。因为普通人都只会对他说几句话,但是我们却用爱的实际行动透露出了我们对他真正的关心、关怀。
这就是一种不一样的真情。
4、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深冬冷风寒凉,刺痛了爸爸的心,使它终于不甘地闭上了眼睛。
人生在世,生命是平等的,不论卑贱。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感情,付出自己的真情。即使有时人们无法理解,但它们却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默默付出……
小桥是个村里的孩子,年幼时身子弱,所以父母给她取了这个名字,想让它像桥一样宽壮,能干。性格内向的他,没有其他孩子愿意和他玩,愿意陪他的只有他的爸爸。旁人都笑话他说:他爸爸和他的名字倒是般配,是对好伙伴。而小桥却不以为然,时常和爸爸说话,爸爸也时不时地教导他。
后来他爸爸让他去放牛,他们之所以结缘,是因为一次经历。小桥的父母让他去上山放牛,不知不觉间天色就昏暗了,小桥却忘了回家的路,只是顺着一个方向一直走,小桥仿佛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无助地哭泣,他家的小牛倒也通人性,俯下身子让小牛上来,驮着他回到家。小桥从此开始喜爱这头牛,跟他爸爸说:“以后我来放牛。”从那以后他总是与小牛形影不离。
小桥随着身体成长,自尊心也开始成长,他无法忍受别人以和小牛一起玩而取笑他,况且他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开始疏远小牛,即使小牛自己凑上来,小桥也只会跑开。甚至急了,还会踢小牛几下,而小牛也只是害怕地跑开。这样久了,小牛也只敢远远观望。
终于,小牛在一个晚上倒在了地上,它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发出悲号,泪水从它的脸上划过,它却迟迟不肯闭眼,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小桥听到后却置之不理。深冬冷风寒凉,刺痛了小牛的心,使它终于不甘地闭上了眼睛。第二天,小牛不见了,小桥问父母,父母说,小牛在昨天晚上已经死了。
小桥这才意识到自己错得太深了,想弥补已太晚,无数年幼时与小牛在一起的场面涌上脑海,良知的谴责抨击他的“自尊心”,悔恨的泪水划过他的脸颊,就像划过小牛的脸颊……
那晚,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他与小牛快乐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