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我的远方朋友

  朋友,这个词,我们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却有一位和你们的不一样的很特别的朋友。

  她不在我身边,远在千里之外。今年暑假,我去姥姥家,见到了一个小女孩。她机灵活泼,眼睛亮闪闪的,像是天上的夜晚的星星,又像是两汪清澈的山泉水。笑起来的声音像是悦耳的铃声。就是头发很黄,加上她白白的皮肤,看起来像是个“小洋人”,我就叫她“金发女郎”,她并不介意,还格格地笑起来,反过来,说我是“黑发妞儿”。看,她还很开朗幽默吧,我们一下子就不陌生了,感到亲切得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会儿,就手牵手出去玩了。

  她不但是长相有特点,还有一个我们没想到的特点,就是--万物通。在农村那几天,她带着我到处玩儿,不管是树木,还是庄稼,蔬菜,她都知道,就连坡上开的小野花,长的小野草,她都能叫上名字来,还能分出哪些是小羊爱吃的,哪些是小猪爱吃的,哪些是小兔爱吃的,哪些人可以吃,哪些是可以做药材的……。,她简直是个小小“植物学家”,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她另外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小大人。就是她不但懂道理,而且学习认真。根本不用父母追着写作业,像是一个“大学生”!我来这里以后,她每天中午都来找我,让我给她默写一百个汉字,有时我就忘了,吃完饭就睡午觉了。等我醒来,一抬头,发现她竟坐在桌旁,拿着笔等着,吓我一大跳,“天钰,你怎么不睡会儿觉,你在干什么?”我一脸的困意地说。

  “我在等你教我写字啊,看你睡觉,就没有打扰你,你再睡会儿吧。”她一脸的笑容。

  看,她多么懂事啊,我真有些不好意思呢。赶紧起来教她写字,帮她默写。

  你们说,她是不是很特别呢?她其实是个农村小姑娘,只有五岁!可我觉得她是我的小老师,教我认识了许多的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啊,还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做事要认真的道理。所以,我非常喜欢我这个小朋友,一个有意思的很特别的朋友!虽然不能天天见面,但她一直都在我心里。希望寒假的时候能再见到她。

    天津河北区河北金田道实验小学四年级:weininanxi

  【写作指导:浅谈新颖标题的拟法】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中一直独领风骚。而自拟题目则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一个好的标题犹如一双靓丽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思想感情、具体内容。所以拟好一个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作文题目,是作文得分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附加法

  就是选取话题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补充成分,使之成为标题。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如以“声音”为话题,可以拟为《板书的声音》《生命中的声音》等;以“幸福”为话题,可为《追求幸福》《体味幸福》等。

  二、修辞法

  1.比喻法。如《理解是路,爱是桥》,把爱和理解比喻成缩短心灵距离的桥梁和路,极富文采;《拔除心灵的杂草》,把人类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比做“杂草”,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2.比拟式。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可以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再如《诚信喊冤》《天空的诉说》等,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别有韵味。

  3.夸张式。如那个障碍粉碎了我(“挫折”话题)等。

  4.借代式。如以黑白债为题,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述,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借色彩代本体,寄托深情。

  5.反问式。如以“相容”为话题,可以拟题为谁说不相容等。

  6.设问式。用设问引起读者的思索,如《顺境出人才吗》〈我是谁》等。

  7.引用式。文题中恰当的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又使作文增加一定的文化底蕴,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可以引用一些流行歌词,如《一笑而过》(以宽容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以心愿为话题)等。

  8.双关式。语义双关,如《冬日暖阳》等。

  9.对偶式。如《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人生感悟话题),《斩断亲情,昭显正义》(“人与我”话题等)。

  10.反复式。如以“探索未知世界”为话题,就可以拟题为《生命的萌芽,萌芽的生命》等。

  作文拟题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拟题以增加文采。

  三、矛盾法

  培养学生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这样拟出来的题目,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近墨者未必黑》《“闲书”不闲》等题目,用了形贬实褒来命题,反而更能吸引人。

  四、符号法

  如数学中的等式《1+1=?》,不等式《金钱≠幸福》《成绩≠素质》等。这样的拟题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还会让人产生一睹为快的阅读欲望。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可提供给读者审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要想在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不断摸索、训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