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幸福的那一瞬间

  我常常问自己:“幸福是什么?”是在比赛中取得成功?是舒舒服服地坐在电视前看节目?还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我眼里,幸福就是拥有母亲的爱。

  七岁的那一个瞬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幸福的感觉;七岁的那个瞬间,让我难望至今。

  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天空被黑色笼盖,乌云密布,不一会儿,便下起倾盆大雨。不管是谁,都没有料到这场大雨的突然来袭。同学们都急得想热锅上的蚂蚁,我也不例外。可以想到今天妈妈骑自行车来接我,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一般都放有雨伞,便松了口气。放学时,我和同学们正在说说笑笑地走向校门。可当我看见狼狈不堪的妈妈时,我顿时傻眼了,妈妈就像一只“落汤鸡”。我无奈地坐上了自行车湿漉漉的后座。我带着抱怨和不满,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

  车还在慢慢地向家骑去,我第一次感觉回家的路是那么的漫长。雨越下越大,雷声越来越响。因为是夏天,所以我那薄薄的衣服几乎已经湿透了。我感觉好冷!我开始打哆嗦。通过自行车上的后视镜我看到我的脸色已经冻得苍白,嘴唇已经有点发紫。看得出,妈妈也察觉到这一点了。于是,她快速地停下来车,把自己身上披着的衣服搭在我的肩上。虽然这还没有把我身上的寒冷全部的驱散,但他却让我感觉非常温暖,我的鼻头一酸,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到心头。我知道,我已经留下热泪,那一刻,我变得沉默了,它温暖着我的身体、我的心。我还模模糊糊的看见,在我眼里妈妈那一直很“庞大”的身躯,在雨中却显得那么的渺小。

  从此,我像妈妈关心我一样关心她。

  幸福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大海上唯一的一只帆,天空中唯一的一摸余光,沙漠中唯一的一片树荫,是那么的珍贵。而在不远方,却有这样一分感动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六年级:孟雨

  【写作指导:让作文做到构思巧妙的几种方法】

  在作文中规中矩地完成之后,只能拿到结构方面的基础分,但是如果用一些方法让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巧妙,吸引读者的眼球,会在文章的结构分上得到加分。下面介绍几种让作文构思更巧妙的方法,希望对各位初中学生有所帮助。

  1、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开头设问,即在作文开头即给读者提一个问题,形式可以是问句,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叙述,但在开头的事情往往显得匪夷所思,不符常规,这样能在读者心中产生一个疑问,引其兴趣,让其对下文产生期待心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即是“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开头就比较有吸引力,因为它给读者设置了很多疑问。小女孩是干啥的?这么冷的天,还是个大年夜。她为什么一个人在街上走,还光头赤脚?读者自然而然想往下读。

  2、抑扬法

  所谓抑扬法,包括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这个方法说的是当你真正要表达某种褒贬情感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而一开始将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接着才开始表现你所想表现的那个方面。

  如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描写令狐冲的师父岳不群时,即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开始时将岳不群描述成一个慈父良师的形象,给了他正派人士引以为荣的“君子剑”称号;但到后面,这慈父却利用女儿幸福达到私利,这良师却为私心杀害自己徒弟。堂堂“君子剑”实为不折不扣的阴险小人,为野心掀起武林中的腥风血雨。这样不用太多语言描述,光是前后一对比,其人性之丑恶暴露无遗。而《神雕侠侣》描绘杨过则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抑扬法”实际上是对比思维的一种,写作时要注意。“抑”的目的是“扬”,“抑”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扬”.最终要把你最想要表达的那个意思抒发出来。

  3、误会法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或人对事物的错误理解。误会法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或者某件事)产生误会,或者两人互相误会,从而引发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从而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多姿多彩。所谓“人贵直,文贵曲”,平铺直叙是作文大忌,而要让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巧设误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比如有一篇考场满分作文叫做《误会》,文章中开始写“我”因为天下雨父母亲没给生病的“我”送伞而导致“我”误认为父母不爱“我”了,后来看到母亲留下的纸条才知道父母亲是想锻炼“我”,让“我”能够成长得更好,“我”在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明白了父母对“我”的关爱。这就是典型的用“误会法”来给文章设置悬念的例子。

  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注意在写完误会之后一定要交代这是个误会,并且需要交代主人公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的心理反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