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范文汇总七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
1988年费孝通已经80岁了。但是这一年他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给Tanner讲座做一个关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报告,也就是后来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蓝本却成为了他学术生涯晚年的又一个高峰。在这篇论文(以及后续其他研究者的论述中),他提到:
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务实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为“民族”,但是层次不同。
中华民族座位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
他的论述不是汉族中心主义的历史观,相反,他认为:
中华民族的发端是在距今3000年之前黄河中游出现的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不断壮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这个核心。它在拥有了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的民族称为汉族,然后开始逐渐渗透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基础。
并且用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民族的发端是各个不同的民族集团同时出现在华夏土地之上然后经历不同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分离、融合,小的民族集团不断消亡,大的集团的形成,并且逐渐在不同的民族中出现对于“中华民族”这个置于所有小民族之上的概念的认同,就是自在的民族实体的演变。我觉得这个历史的脉络对于反思西方的民族-国家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补充,那就是中国的情形和西方的未必是一样的。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互动。长城的分界线也是农耕和游牧的界线。历史上不仅仅有北方的匈奴不断侵扰南方的汉人。同时南方的汉族也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北方的领域,有的转换自己的身份成为少数民族,有的则不断开垦疆域把农耕的版图拓展开来。至于统治中国的各个外族政权最后无一不被汉化的命运,费孝通也认为这是农耕文明对于游牧文明的驯化。因为一旦扎根下来,不断扩张的人口压力以及更高的生产效率让所有成功的政权都选择了农耕,并且连带接受了这个文化。
而这个问题的现实转变则在于,在从游牧向农业化的转变成功之后,在面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今天,新一轮的民族融合和共存的问题,能够从历史中找到什么借鉴呢?恐怕还没很多人考虑过这个问题。
【篇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新疆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离,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新疆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离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离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反分离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新疆反分离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理直气壮地揭批“分离分子”集团大肆歪曲历史事实、企图搞乱人们思想、模糊人们视线的险恶用心;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离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离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离分子”集团分离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离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长期以来,“分离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新疆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离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离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
反对分离维护团结稳定,就要深入揭批“分离分子”图谋“分离新疆”的反动本质。多年以来,以”分离分子”为思想的分离主义集团不愿意看到新疆的繁荣进步,他们数典忘祖,背叛祖国,投靠国际反华势力,和西方敌对势力沆瀣一气,几十年来从没有停止干扰破坏国家安全和新疆稳定的活动。无论“分离分子”集团如何采用两面手法宣扬“中间道路”和“非暴力”,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图谋“新疆分离”。铁的事实使人民群众再一次看清楚了“分离分子”集团及其追随者的丑恶嘴脸,再一次认清了他们的险恶用心,再一次揭开了他们犯戒背祖的真面目;铁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分离分子”反动本质一点也没有改变,永远也不会改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已经取得了处置“7.5”事件、全面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但分离分子绝不会甘心他们的失败,又开始谋划明年的一系列分离破坏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在反对分离、维护祖国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要始终站在反分离斗争的前列,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要始终坚持祖国统一高于一切的原则,不断增强与“分离分子”集团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反分离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
坚持反对分离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离、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应的。团结稳定是福,分离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分离分子”分离集团图谋“新疆分离”的反动本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与“分离分子”分离集团斗争到底的信心,深入揭批“分离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离分子”集团分离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做好反分离和维护稳定工作,为新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为新疆走中国特色、新疆特点发展路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社会稳定、繁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新疆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分离分子”集团妄图分离祖国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离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离和维稳工作,使我区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我区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疆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
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终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
说起费老,幼时因他曾任民盟中央***,熟知其名,却不知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对“文化自觉”的表述。再深入了解一些,首先抓人眼球的,竟不是他的学术思想,而是他人生经历的一个大变故。
1935年秋,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的费孝通,接受导师史禄国教授的建议,决定利用留学前的时间,参加广西省政府组织的调查队,前往金秀大瑶山,对当地瑶人进行社会调查。因社会调查中女性有更多便利,他的女友、同为社会学研究生的王同惠便一同前往。为同行方便,两人于出发前结婚。
调查近尾声时,在转移途中,费孝通落入猎人陷阱受重伤,王同惠孤身下山求援,不慎跌入溪涧溺水而亡。事故前两人所写的《桂行通讯》,以及费孝通养伤期间整理的《花蓝瑶的社会组织》,作为早期民族学调查文献,收入该书的第一部分。
现在翻看日记体的《桂行通讯》,可窥见费、王二人的不同性格。费孝通所写部分一板一眼甚是正经,而王同惠写的几篇,则活泼随性得多。此次调查中,两人有分工,费孝通侧重于“体质调查”,具体来说,就是测量身高、头围、双顶径、枕额径等身体数据,王同惠则发挥女性优势,在瑶山村落展开社会调查。
因文笔洗练克制,《桂行通讯》读起来仿佛瑶山社会一幅瑰丽画卷,更加上费孝通在《花蓝瑶的社会组织》的编后记中赞其是“充满着友爱的桃源”,便觉得瑶山真的是一个美好的研究样本了。然而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回归学术研究,追忆50年前瑶山调查经历时,才吐露了些当年的艰辛。
“大瑶山的山势很险。我1935年进去时,一天只能走一个村子。”
——《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
“当时的大瑶山里,老林密箐,羊肠小径,野草蔓生,道路不辨。”
“我初访瑶山时,曾在冷冲住过他们(注:指过山瑶)的竹棚,晚上寒风透过竹墙缝寒气袭人。”
——《瑶山调查五十年》
也许正是这些苦辛,他才在《花蓝瑶的社会组织》里写道:
“这时我走得满身是汗,一停被风吹了,不住的打战,后来向主人讨了火,烤了一回,才舒服了一些。火真是初民的命根,所以每一个瑶民身上都带着一匣洋火,每家都有一个生火的地方,若是人可以离了火生活,也许就可以没有家庭了。”
【篇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
中国从一个被其它国家欺辱的小国慢慢演变成一个大国,期间少不了民众的努力。因为有了民众团结一心的精神,所以中国才会如此迅速的变成一个大国。2008年奥运会中的“中国元素”令人惊叹,中国的历史令所有人感到震撼,中国在奥运会中展现的无疑让其他国家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新的看法。十年之间,中国的科技与生活改变了许多。十年前,买一件衣服就要坐半个小时的车,十年后,我们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等着卖家送货上门;十年前,电视机还只是有29英寸,笨拙无比的大盒子,
十年后,56英寸的液晶电视挂在墙上,还能看3D电影!
不管是台湾或是澳门,该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因为台湾人民和澳门人民都热切的希望回归于我们的大家庭——中国!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是中国不可缺少也不愿缺少的。朱光亚为了建设中国,拒绝了美国经济合作总署(ECA)的旅费,告别女友取道香港回国。他召集鼓动全美中国留学生回国建设家园,并在公开信中说道:“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浇灌出灿烂的花朵。我们中国是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中国是一个用无数革命烈士的身躯架成的,是一个用无数鲜血染成的,是一个有无数坚强不屈的精神所建成的国家。它拥有的不止是我们所看到的点点滴滴,它就是一头沉睡的雄狮,蠢蠢欲动,它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它会爆发出强大的能力,令所有人都为之感到震撼,为之感到自豪。中国,这个温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令人无法预测到它的未来,因为它的人民们都有着坚贞不屈的精神。它,将成为世界闻名的一所国家。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它有一直支撑着它的人民们。
【篇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
当中华民族的巨大航船,穿越历史的波涛,驶向复兴的彼岸,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想,将怎样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展开?走向复兴的中国又会带给世界什么?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近平***的讲话,再次向世界传递了实现文明复兴、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理念。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抉择。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历史,“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丝绸之路”留下互利合作的足迹。讲信修睦、善待他人,文明塑造出敦厚平和的民族禀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交流孕育出推己及人的民族文化。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连年战乱,将中华民族拉进苦难的深渊,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地球村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和平环境,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同样,离开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为赶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与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无论是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实现30多年来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还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都着眼于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未来的道路上,中国梦必将进一步焕发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中国梦想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伟业,也终将成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保障。
【篇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
【摘要】:通过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阅读,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与五十六个民族的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进行论述以及谈谈自己的理解。我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有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既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多元一体
1988年,费孝通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国际最著名的学术讲演活动之一―“泰纳讲演”中作为主讲人所作的演说,在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在演讲中,费先生开宗明义的提出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地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一、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费孝通先生在文章中从考古学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多元的起源,在中华这片土地上陆续发现了直立人、早期智人以及晚期智人,这也说明中国这片土地也是人类的起源之一。新石器时代文化交融和汇集,两河流域黄河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存在着异彩纷呈的不同文化圈,这正是中华民族多元的起点。汉民族的形成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割据局面,但只是统一了中原地区,与此同时,匈奴在我国北方民族建立了第一个游牧政权,结束了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统一,对加速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和加强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做出了贡献。而南北民族混合和汇聚才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进一步的完成。费先生也谈到,汉族人口的壮大不是单纯靠人口增长,更重要的是靠吸收进入农业地区的非汉人,所以说是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我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有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既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这种现象很早就为我国古代封建史学家所熟知,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对历史上统一和分裂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道出了我国历史上统一之后会发生分裂,分裂之后有必然统一的交替重复的现象。但也不乏一些历史学家他们站在封建剥削阶级的立场上用封建迷信等唯心主义的观点歪曲这一现象,以为统治阶级的改朝换代,寻找理论依据。
近现代一些国外西方的研究学者,也研究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把汉族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对立起来,认为中国就是指汉族所建的王朝,而不包括其他少数民族,或由它们所建的王朝。这样,他们就歪曲了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含义,把统一仅看成是汉族对其他少数民族一时的武力征服,或把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中国的统一说成是异民族对中国的征服。他们还歪曲我国历史上分裂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所建的割据政权或地方政权的历史,否认这些民族曾长期统一在中国中央政府之下,逐渐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组成部分的事实,甚至把少数民族聚居的我国的西藏、内蒙、新疆、东北等地视为中国之外的“独立国家”。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恰恰是对他们最好的回应。
从秦始皇统一我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起,至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形成,两千多年的时期内,统一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发展,特别是经过秦汉、隋唐、元明和清四次大的统一,每一次统一都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向前一步发展,到清朝初期,最终使我国形成了近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时间也最长。虽然在统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局部和暂时割据,甚至公开的分裂,如三国至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南宋与金的三次对峙,但分裂的时间很短,乱而不散,分而复合,而每一次新的统一都促进了个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联系和交流,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样表明了中国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中华民族与五十六个民族的关系
,费孝通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这篇讲话(《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论点:第一是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我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第二是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由于他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第三是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一直以来,“民族”这个词语被分别运用于“中华民族”以及“五十六个民族”两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学术界从1939年顾颉刚老师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开始,有过三次大的争论。马戎老师在自己的文章“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中详细介绍了这几次大的争论。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整体。因此,在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要促进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小结
中华民族是以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反复汇聚与辐射方式作矛盾统一运动,各兄弟民族间,农牧分区明显而又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语言族属复杂,而又在全国范围内共同使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各有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而又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历史,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斗争、混杂、融合,同时也有分化和消亡,形成了一个由众多民族你来我去,此兴彼替,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即各具个性,又具有多层次共同性的统一体。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分分合合”的历程中,终于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族群,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几千年来,中华大地的民族格局在一直不断演变,但无论如何,其都是以大一统为前提。总之,我们应当从现实出发,从多元、演变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同时也要发挥五十六个民族自身的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2000字
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终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
说起费老,幼时因他曾任民盟中央***,熟知其名,却不知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对“文化自觉”的表述。再深入了解一些,首先抓人眼球的,竟不是他的学术思想,而是他人生经历的一个大变故。
1935年秋,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的费孝通,接受导师史禄国教授的建议,决定利用留学前的时间,参加广西省政府组织的调查队,前往金秀大瑶山,对当地瑶人进行社会调查。因社会调查中女性有更多便利,他的女友、同为社会学研究生的王同惠便一同前往。为同行方便,两人于出发前结婚。
调查近尾声时,在转移途中,费孝通落入猎人陷阱受重伤,王同惠孤身下山求援,不慎跌入溪涧溺水而亡。事故前两人所写的《桂行通讯》,以及费孝通养伤期间整理的《花蓝瑶的社会组织》,作为早期民族学调查文献,收入该书的第一部分。
现在翻看日记体的《桂行通讯》,可窥见费、王二人的不同性格。费孝通所写部分一板一眼甚是正经,而王同惠写的几篇,则活泼随性得多。此次调查中,两人有分工,费孝通侧重于“体质调查”,具体来说,就是测量身高、头围、双顶径、枕额径等身体数据,王同惠则发挥女性优势,在瑶山村落展开社会调查。
因文笔洗练克制,《桂行通讯》读起来仿佛瑶山社会一幅瑰丽画卷,更加上费孝通在《花蓝瑶的社会组织》的编后记中赞其是“充满着友爱的桃源”,便觉得瑶山真的是一个美好的研究样本了。然而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回归学术研究,追忆50年前瑶山调查经历时,才吐露了些当年的艰辛。
“大瑶山的山势很险。我1935年进去时,一天只能走一个村子。”
——《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
“当时的大瑶山里,老林密箐,羊肠小径,野草蔓生,道路不辨。”
“我初访瑶山时,曾在冷冲住过他们(注:指过山瑶)的竹棚,晚上寒风透过竹墙缝寒气袭人。”
——《瑶山调查五十年》
也许正是这些苦辛,他才在《花蓝瑶的社会组织》里写道:
“这时我走得满身是汗,一停被风吹了,不住的打战,后来向主人讨了火,烤了一回,才舒服了一些。火真是初民的命根,所以每一个瑶民身上都带着一匣洋火,每家都有一个生火的地方,若是人可以离了火生活,也许就可以没有家庭了。”
除瑶山调查外,该书后两部分,分别辑录了费孝通1951—1957年,以及1978年以后的文章。如果说只读一篇,自然要读题名作《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据费老在《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中介绍,该文原是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民族学院开设综合介绍各民族历史的基础课时,准备的讲义,1989年应Tanner讲座之约到香港中文大学讲演,以该讲义为蓝本撰写成讲稿。按费老自己的总结,该文主要论点有三,整理归纳如下:
第一,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已结合成的互相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
第二,中华民族在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中,汉族发挥凝聚作用;从多元形成一体后,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
第三,高层次(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不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各民族)的认同,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整体中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如果说还要再读一篇,则非《发展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文艺工作》莫属。该文没有小标题,但读完之后,提纲自然就浮现在脑海中了。
一、文艺要为人民服务
二、文艺要为少数民族服务
(一)承认民族区别的合法性
(二)承认少数民族具有自己特色的文艺
三、少数民族文艺的内容
(一)促进民族团结
1.向汉族群众宣传反对大民族主义
(1)介绍少数民族的美德:热爱劳动,热爱本民族;在感情上确立平等的观念,觉悟到大民族主义的丑恶和罪过
(2)体会并同情少数民族对汉族的隔阂;通过文艺把新的亲切的感情传达给少数民族
(3)文艺工作是宣传民族政策的有效工具,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文艺工作必须要受政策的指导
2.向少数民族宣传新民主主义民族政策
(二)推动少数民族社会改革
1.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2.少数民族社会改革中的不正确思想
(1)汉族干部包办代替;不考虑民族区别,把适合于汉族社会所进行的改革,不加区别的搬到少数民族地区;“等他们觉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哩”
(2)少数民族积极分子急于改革;“恨不得一天之内就追上汉人”
3.少数民族社会改革一定要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由本民族自己来进行
(1)各民族在同一时间需要的社会改革是不同的,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
(2)根据他们已有觉悟的程度,启发他们提高和巩固;文艺工作的任务就在进行适合于一定社会条件的启发和酝酿工作
(三)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掌握民族政策,熟悉服务民族的社会情况,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工作,必须克服轻视政治学习的错误思想
四、少数民族文艺的形式
(一)民族性
少数民族自己熟悉的形式;“从少数民族中来到少数民族中去”,学习→加工和提高→回输
(二)决定于该民族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
(三)社会发展后,对于文艺形式就会产生新的需求
(四)新的文艺形式,要从原有基础中优良的一面发展起来,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要说向社会学家学写文章,还得精读费老为《盘村瑶族》所作的序。
“科学研究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它必然是一个由粗及细,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个由局部、片面到全面、完整的过程。我们不能对一个初学者做出过高的要求,我认为只要树立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备了锲而不舍、绝不自满的精神,做一分工作,就是在学术大路上前进一步。
“本书的两位作者为了增加我们对瑶族的认识,这三年里付出了大量劳动,不仅是脑力劳动,也包含着艰苦的体力劳动。……我相信他们的劳动是有收获的,这本书就是他们收获的证明。”
“也许应当在这篇序文里说明一下,我对这项研究除了倡议之外,并没有出过多大的力量。……学术工作是复杂细致的脑力劳动,我们作为老一辈的先驱者对下一代的长成固然具有辅导的责任,但是必须认识到这种脑力劳动贵在自觉和创造。”
“我受到启发,发现问题,做出设想。这些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本书的作者以及对这问题有兴趣的人。如果我的思想活动对他们发生过影响,那是出于他们主动的吸收,而且是经过他们的消化和改造的。”
“这三年,我确是紧紧跟着本书两位作者的工作在学习。同时,我还得说,正因为我一直很注意尊重调查者的主动性,所以这本书里所表达的看法,有些和我的看法不完全相同的。”
“我尽管不断地向他们提供意见,但是并没有自己动笔去修改过他们的原稿,我希望能看到中年的研究工作者能自己站立起来向科学进军。”
很委婉,也很严厉。
最后一篇《民族生存与发展》直面了一个问题:“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换句话说,对于少数民族,是保留文化放弃发展机会,还是先致力于发展?费老受到澳大利亚Tasmania岛上最后一个土人死去的冲击,以及在加拿大看到保留地里印第安人的生活状态,认为民族平等首先要保证民族生存。
我想起2020年国庆到甘肃旅游,留宿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街道上寂静得不像样。纳闷了半天,才意识到当地人都利用节假日出门旅游了。县城不大,街道和房屋新近做了翻建和美化,干净整洁,不输城边的雪山。街面上店铺不多,却有不少是专营裕固族传统服饰。发挥自身的民族优势,在自己的经济基础上站起来,才有了更大的自由去选择生活方式,去发展本民族文化。
在该文的末尾,费老又冷不丁提到一件事,有点破防:
“……我一生做过很多梦。我和我的前妻王同惠在学生时期就翻译了《甘肃土人的婚姻》,当时她就说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写土族的书,而要外国人写。我们就是在那时下决心要努力去认识中国,自己把道理搞清楚。”
“认识中国”,这个在地理上“自在”的中国,又在历史上和我们一同形成的“自觉”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