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中国味道为题的热点作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以中国味道为题的热点作文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第2篇: 以中国味道为题的热点作文
走在街上,用鼻子嗅嗅,你会闻到吉祥和幸福的味道。也就是今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所以新年的气息已经正式在街上飘散。今年的中国新年很早,所以我们也很早就尝到了一年的滋味。家家户户都贴了春联。他们都是那么富有诗意:“春树千树繁茂,雨水滋润万物花开”,“鞭炮声初春,桃色风韵处处新岁”,人们不仅贴出了春联,还贴出了“福”字来祝福每一个家庭。嗯,我能从春联上闻到新年的味道。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各种烟火和鞭炮奏出了一首没有歌词的歌谣,带着歌谣中的年份气息,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了上来。烟花爆炸了,鞭炮爆炸了,在天上,在地上。“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炸开了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嗯,我能闻到烟火里传来的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手机正忙着。他接收短信,发送短信,打电话。每次你收到祝福,你的心都会感到很温暖。每次你送祝福和做“拇指运动”,你的心都会感到非常快乐。嗯,我能从短信里闻到年的味道。
超市和食品市场挤满了人。人们争相购买新年商品。我想过快乐的一年。那些买了好年货的人会微笑,而那些没有买的人会沮丧。嗯,我能闻到新年商品散发出的新年气息!
街道和小巷充满了新年的欢乐。每个家庭都沉浸在浓浓的新年气息中。元旦,新年的气息飘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完祝福短信,贴上春联,带着新年用品,我看着火花满天。我的耳朵里不断响起鞭炮的声音。新年的气息越来越“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
第3篇: 以中国味道为题的热点作文
春节前往往是繁杂,喧闹的。倘若此时的你身临在大山深处的鄂西南土家古寨中,闻流水潺潺,品鸟语花香,你或许会忘掉时钟滴答,深深沉醉其间。
南方的冬天是不大下雪的,但这神圣的古寨却偷偷摸摸的披上了这银白的外衣。这漫天纷纷扬扬的雪花,像鹅毛,像柳絮,像棉团,悄无声息地飞舞着。踏一条幽径,寻一处芳香。在这儿,你永远也不用担心迷路,红玉兰为你指路,杜鹃花扮靓山岗,就连路边一丛不知名的野花,也能叩动你的心房。
到了这儿,可不能错过杀年猪吃抬格子。看,那几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头戴白巾帕,身穿对襟衣,脚蹬白底鞋,架着一头几百斤的大肥猪,只见为首的杀猪佬手中的杀猪刀捅进了猪的咽喉,这只可怜的猪便开始了发疯般的嚎叫,沙哑而又惊悚。随着杀猪佬手中的刀从猪脖子里拔出,猪脖子里的血便飞速地迸了出来,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猪头下的大盆里。这血可不能浪费,新鲜的猪血色泽鲜艳,有一股特有的甜腥味。这时,灶屋里等待已久的人们便会迅速跑出来,把这一盆沉重的猪血抬进灶屋里加工,制成香糯爽滑的猪血糕,给那些劳累了的男人们送去,增强体力。
这剩下的功夫,可就要交给厨艺高超的土家姑娘了。她们头戴青丝帕,身着滚边裙,脚穿绣花鞋,热火朝天地在厨房里忙活着。将刚杀好的鲜猪肉、老南瓜、萝卜、土豆等拌以玉米面用大蒸笼蒸熟。随着沁人的肉香透过蒸笼,钻进了我们的鼻孔,缭绕着我们的心尖,那就可以进行“抬格子”的步骤了。只见几个彪形大汉把这个大“格子”用力“抬”起来,唱着淳朴的山歌,从厨房“抬”到餐桌上,供大家食用。再上来咱们土家族特有的“十碗八扣”,酌上我们土法秘酿的“包谷烧”,一顿正宗的土家大餐就准备开动了。
吃饱喝足,漫步在这诗情画意之中,触摸浓浓山乡情,感悟巴土猎猎风,心有所动,魂有所依……
第4篇: 以中国味道为题的热点作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出门购物的爸爸人还没进门,歌声就飘了进来,奶奶和妈妈正在厨房忙碌着,看京戏的爷爷也关了电视机说:买可乐了吗?给思思做鸡翅用明天我就要上中学了,家人们正在张罗一桌像样的饭菜为我祝贺。
爷爷又坐在电视机前看他的京戏了。爷爷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我呀呀学语时,爷爷就教我人之初,性本善泛爱众,而亲仁,我再大一点儿,爷爷就教我诵唐诗背宋词: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怒发冲冠,凭栏处奶声奶气地背诵常常引来长辈们的夸赞。上小学时,爷爷就引领我读四大名著,黛玉的葬花词我背着背着眼睛就湿润了,我对不会武功的宋江做水泊梁山的统领总是心生疑问,爷爷告诉我,宋江做人做到了极致,当时我似懂非懂。我多么感谢我的爷爷,在我的心田里播下了经典的种子。
透过玻璃看见奶奶正在面板上包饺子,奶奶包的饺子,中间弯、两头尖,活脱脱的一个大元宝。奶奶总是笑眯眯地说:这样的饺子吃了福气多,财运多。奶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爷爷和爸爸下象棋,每次他们下棋,奶奶就会煮上一壶茶端上来。一会儿看看爷爷,一会儿看看爸爸,一会儿看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满眼满心的笑意。奶奶爱看棋,其实她不懂棋。
饭菜好丰盛啊,有一种过年的味道。饭后,妈妈照例煮了一锅洗脚水,爷爷、奶奶开始泡脚,奶奶的腰不好,每次都是妈妈帮着她洗脚。记得小时候我问奶奶,妈妈帮你洗脚,那谁给妈妈洗呢?奶奶指着我的头说:当然是你这个小不点儿了。然后我就端一盆洗脚水,摇摇晃晃地走来,我用手指挠妈妈的脚趾丫,妈妈咯咯笑,我也咯咯笑,奶奶也咯咯笑今天我给妈妈洗脚却异常的温柔。
爷爷和爸爸又开始对弈了,我这个候补队员也跃跃欲试,奶奶又端来一壶茶水。
我们家的中国味,在爷爷的唐诗宋词里,在奶奶的饺子里,在妈妈烧的洗脚水里,在爸爸的歌声里,在北方,在寒冷的冬天里,透露出浓浓的春意。